<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高云委员:关于制定《文艺领军人才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提案
        2016-03-10 16:42:00
        来源:中国美术报
        【字号:  】【打印【纠错】

          一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选人用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样取决于如何选人,用什么样的人。

          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多来,中国文艺事业开启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征程。新的征程亟需选拔任用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领军人才。但如何选拔?如何任用?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符合文艺人才特性、有利于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当前,文艺领军人才的选拔任用,依据的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部条例,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建立起了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保证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但是文艺人才毕竟与党政领导干部不同,直接套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于文艺领军人才的选拔任用并不十分适用。

          一是文艺人才的个人成就显示度高,与体育人才近似,与党政领导干部不同。而且一般人才与拔尖人才差别巨大。因此,同行间极易由羡慕生出嫉妒恨,继而成为“冤家”。如果采取党政领导干部式的推荐考察,其结果很可能是,越拔尖的人才得票则越少。当年书协主席选举,大名鼎鼎的林散之仅得一票,即为一例。

          二是文艺拔尖人才之所以拔尖,是因为他们笃信“作品是立身之本”,能长期“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的结果。然而,沉心于创作,就会疏于勾连人脉,不善于也不屑于去做些“人情”。这样的“书生气”,在推荐考察、讨论决定时,自然不会有人为其说话,结果便可想而知。

          三是具有领军潜质的文艺人才,多是学者型的人才。他们善良、正直、忠诚,有很高的修养,但他们也有着一些不同常人的“毛病”,最为突出的“毛病”就是不谙世事、不通人情,显得孤傲、清高,对于人际交往中的潜规则,几为“白痴”,甚至因“会错了意”,得罪了人,也不知道。所以每当好事来临时,他们往往会“及时中枪”,率先“落马”。

          因此,为了把真正的文艺领军人才选拔好、任用好,我建议,在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对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察要求,以及选拔任用必须坚持的七项原则的前提条件下,结合文艺领军人才的特性,制定《文艺领军人才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条例应着重把握这么几点:

          考察专业水平要看“硬通货”。“硬通货”是指在国家层面学术展演中所获得的奖项。尽管文艺评奖不像体育获奖那样具有无可争议性,但历史地看,文艺奖项还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艺术家的艺术水平。以美术例,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何家英的国画《十九秋》均是画家刚出道时获得金奖的作品,今天两人不负众望,均成为了美术界的领军人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看专业获奖情况是考察艺术家艺术水平最为可靠的依据,不能依靠“据说”与“感觉”。

          推荐要听取无利益(含感情)关联人的意见。为回避文人相轻、相侵的问题,应当以听取没有利益关联的上一级或辖区以外的专家的意见为主,如市级听取省级、省级听取国家级专家的意见。并且不必集中,由组织宣传文化部门抽选出专家,发函告知其岗位要求、推荐条件和推荐范围,请其书面署名推荐并注明推荐理由,寄回进行统计分析即可。这也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方法。应该说,听取无利益关联者的意见,是获取公正的推荐结果的最为可靠的方法。仅仅听取利益交集者(包括感情交集者)的意见,是靠不住的。

          选拔要把审美价值取向作为重要条件。文艺创作与研究提倡多元发展,但选拔文艺领军人才则要考察其审美价值取向,是为民创作,还是为己创作;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小众的相互欣赏;是代表了主流文艺的发展方向,还是非主流的、偏激的追求。历史地看,绝大多数能称之为“高峰”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的主流文艺的代表。今天,只有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所倡导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被大众接受、起着主要影响的艺术家,才能成为我们选拔任用的文艺领军人才。把审美价值取向作为选拔文艺领军人才的重要条件,是中国主流文艺正确发展最为可靠的保障,为艺术而艺术的选拔或将危及主流文艺的发展。

          四、任用前要综合比对成长经历。比对是为了鉴别。任用前很有必要综合比对候选人的成长经历,比如:1、专业突出、担任过专业领导的应当比专业突出、专职创作的优先,因为文艺领军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2、历经领域多、干一行成一行的应当比一时辉煌、单项成功的优先,因为能在不同领域取得一而再的成功是再度成功的保证;3、干过文艺部门一把手的应当比担任过非文艺部门一般领导的优先,因为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艺领军者有着很高的政策把握要求。所以,任用前将候选者的成长经历进行比对,是确保把真正成熟而优秀的领军人才选拔出来的最为有效的工作方法,仅凭眼前的表现和主观的感觉是会误判的。

          总之,要回答好从“高原”迈向“高峰”这一“时代之问”,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就要选拔任用一批具有先觉、先行、先倡精神的文艺领军人才,就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文艺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工作机制。

        作者: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