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
        2013-12-16 15:34:00
        来源:365体育官方app_0755 36553288_365体育论坛网址中央宣传部
        【字号:  】【打印【纠错】

          要不要调借周末?需不需延长假期?近日,假日办在网上就“怎样放假”征集意见,约211万人次参与的大讨论,照见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强烈参与热情,也折射社会之中蕴藏的巨大改革动力。 

          放在30多年前,相较于单位、组织等概念,社会一词还含义模糊,以至于未能进入“体制内”的人,被贬称为“社会青年”。然而,随着计划体制的融冰,社会也渐归其本义。而从乡镇企业到温州模式,从离职下海到“汶川一代”,来自基层、来自民间的澎湃探索热情与不竭首创活力,也把改革的潮头一次次推向崭新高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深化改革,还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在今日中国的改革棋盘上,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体制”已然形成。在一些领域,有形之手因“无力”而失守、无形之手因“无利”而失灵,社会作为“活力之手”,正可发挥关键作用。有人认为,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第一个突破口,带来了30多年持续增长;而社会改革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决定着未来30多年的发展走向。 

          比如,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承受着流动时代的痛楚,社会力量正可给予更多支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破2亿,“银发浪潮”正需借力社会;环境敏感升级成环境焦虑,社会团体或可破解环保两难困局……“管该管的事”已成改革基本共识,那么,就不能希冀政府包办一切。这些“微观问题”,正凸显出发展好社会力量的重要与必要。 

          前不久,国务院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仅仅半年多时间内,相继取消、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过去一年来,围绕“简政放权”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正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尝试。通过机构改革,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务交给市场、还给社会,从而完成职能转变。“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都说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日益明朗的思路。 

          前不久,台风肆虐东南沿海,浙江余姚被大水围城多日。虽属天灾,但人们对于应对的责难,也可从反面解读出“全能政府”的无奈与社会发育的不足。这是一个全新的改革领域,艰难探索仍待破题。在社会事业上,教育改革缺少基础性顶层设计,医疗改革难以填平供需间的鸿沟,而社会保障则遇到资金管理、区域协调等新问题。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如何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减少行政干预、赋予更大自主权,让社会力量不断孵化、成长,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治理,正是“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基本前提。 

          行进在一片新的天地,能否激发社会活力,也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一些地方“谈社会就害怕”,认为社会活力的激发会削弱政府的作用,宁愿当“保姆”;一些地方“谈社会就反对”,害怕社会力量的引入会影响到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不愿意“放手”;还有一些地方“谈社会就摇头”,不知道怎么跟社会力量打交道,更别说服务和管理了。思想的解放,曾打开经济发展的闸门;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和发现社会,把这一道活力的闸门打开。 

          今天的中国宛如一列疾驰的动车组。创造“中国速度”,不只靠火车头的强有力牵引,还必须由各节车厢源源不断地同步迸发前进能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释放群众的首创精神、呵护好改革的原动力,激发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国号巨轮必将以更强劲的动力驶入更宽阔的水域。 

        作者: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