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吴晓茅:不要等孩子多了,却发现没地给孩子建学校了
“两会”期间,教育特别是“全面二孩”放开之后面临的新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政府购买服务要覆盖“家门口的早教中心”
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以“80后”为主的适龄生育群体陷入了集体彷徨——想生却不敢生的尴尬困扰着许多家庭。孩子出生后,谁来带?3周岁以后,孩子可以送到幼儿园去。3岁前的孩子怎么办?
对此,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向大会提交了一份集体议案,建议推进社区幼托服务设施建设,加快立法,让家长可以放心地将小儿送进“家门口的早教中心”。
“现在,社会上一些婴幼儿托管机构不仅高收费、乱收费,有的还开设不利于婴幼儿心智和身体发育的英语、数学等课程,对社区幼托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由于0-3岁婴幼儿教育未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国家也未制定早教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课程设置评价体系,造成了现在早教市场的一些混乱。因此,他们建议,应加快立法,理顺幼托监督管理工作体制。同时,公益性是幼托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政府购买服务应覆盖到社区幼托服务业,营利性幼托机构作为必要补充。对公益性的民办非幼托机构,在政府公益项目中予以倾斜,也可以设立各类示范建设项目或以奖代补、贴息免息等形式给予支持。
应对二孩 教育规划要超前
全面二孩放开以后,现有的教育资源究竟够不够用?在本就紧张的基础教育资源下,怎么能保证孩子读上好学校?“这也是我担心的一个问题。虽然二孩全面放开之后,这一两年出生率并没有原来大家预想的那么高,但以后呢?所以,我建议,从省级层面就要对教育资源做一个超前的规划。不要等几年后发现孩子多了,却没地方建幼儿园建小学了。”在昨天下午的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吴晓茅建议。
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很多家长都是不惜代价买天价学区房。而其实,江苏早就在推行教师流动制度,推动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热”。为什么家长们还要扎堆让孩子上名校呢?“我认为,教师流动制解决的是输血问题,还没有解决造血问题。”吴晓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NBA的选秀制,在一定区域内的,让师资最薄弱的学校优先选好老师、好苗子,再配合教师流动制,以此拉平各学校之间的差距。
“疯狂培训机构”要尽快有制度约束
江苏中小学生们还在放寒假,但省政协委员、南京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发现,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并没减轻,“家长们太焦虑,一到假期就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去了。”
戚韵东认为,社会办学机构的逐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长的这种恐慌心理,需要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监管,从制度上对培训机构予以规范,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对此,吴晓茅也非常赞同:“出台相关的制度,不仅是让培训机构良性发展,对学生减负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