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永远的思念
        2019-04-04 15:02:00
        来源:365体育官方app_0755 36553288_365体育论坛网址淮安市委
        【字号:  】【打印【纠错】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伴随着一树春景、细雨落花,清明节悄然而至。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点,用来标注奉献与感恩、逝去与铭记、过往与未来,给人们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在缅怀的过程中抚今追昔,追思生命的意义。对于中华儿女而言,无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在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里,蕴藏着血浓于水的故园之情;芳草萋萋的清明时节,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中国人追溯自己精神源头的寻根时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的父亲1938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渔沟镇(原北吴集乡)的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少年丧父。父亲经历了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 父亲的童年时代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度过的,年幼的父亲自幼聪明好学,在奶奶的鼓励下,父亲在逆境中读完了小学、中学。在学校期间,他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由于家庭贫寒,生活所迫,从小就养成自力更生习惯的父亲,为了家庭的温饱,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和体力劳动,做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劳动强度。

          天道酬勤。1963年父亲在渔沟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取淮阴师范学校,1966年参加工作,正好赶上疯狂的“文化大革命”。父亲1969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乡村教书育人20余年,1986年走上纪检工作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工作中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得失计较过什么,对组织申请过什么,有的只是恪尽职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无限忠诚,鞠躬尽瘁地做着平凡的工作。他身为纪委书记,除了要处理好蹲点村的日常事务,还要抓好全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双休日不是开会就是下村处理矛盾,休息的时间非常少,不到50岁的人,已经是饱经沧桑。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休息,不论哪项工作,都严谨细致。有时实在感到身体不舒服了,稍事休息,仍旧继续工作。一次,他应邀为一个领导干部培训班做党纪与廉政工作报告,临上台前,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脸色煞白,虚汗直出,但还是坚持讲了二个多小时。大家看到他这样,都心疼地劝他注意休息,他却总是轻描淡写地说:“我的身体没事!"……

          执政为民洒真情,正气清风塑人格。父亲坚持原则、爱憎分明、立场坚定、无私无畏,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十多年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的表彰。他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向社会广泛宣传党风建设的意义和内容,听取群众的建议,广泛征求百姓呼声,寻找差距,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狠抓整改。为此,他也得罪了许多心怀叵测的领导干部。父亲1990年开始分管全乡土地管理工作,他经常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对群众遇到的困难他都要想尽办法给予帮助解决,但是,他却从来没有为自己解决过任何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全乡的纪检监察工作和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父亲带头制定了《五里乡党员干部土地管理责任区》、《五里乡土地管理乡、村、组三级目标责任制》,并在全县推广,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营造了浓厚的节约集约用地氛围,受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当年的〈淮阴土地〉、《中国土地报》分别作了专题报道。少想自己,多想别人,看淡自己,照亮他人。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一书,让我深深地感动,在父亲的身上同样让我看到一种不竭的动力,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可以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永生。从父亲的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使我终生受益。无论在什么困苦的场合,我都能咬牙挺过来,不叫苦不叫累,一切自己捱。

          光阴荏苒,思绪万千。父亲一生为人热忱谦和,深得同事和朋友们的敬重,他从不以年龄、经验、职位来唬人。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热心地帮助解决;干部职工生病住院,他挤出时间亲自探望。在父亲忙碌的身影中,我读着生活的艰辛;在夜半父亲的咳嗽声中,我读着日子的沉重;在父亲发自内心的微笑里,我读着由衷的幸福和满足;在墙上挂着的父亲多年获得的奖状上,我读着劳动者的光荣;在父亲嘶哑着嗓子的含泪诉说中,我读着人世间的种种不平;在乡邻交口赞许的话语里,我读着父亲与人为善的宽慰;在父亲坚忍地与病魔的顽强抗争中,我读着老人家的慈爱;在父亲孩子般的求助目光中,我读着人类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人间有爱,岁月无情, 疾病无情,天命无情!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7月8号下午,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我心急如焚地朝医院跑去。然而,我没有最后见到父亲一面,父亲也没有给我留下任何一句话,就匆匆告别人世间,给我留下的是最痛苦的记忆。在清淡的阳光照射下,父亲与病魔拼搏一年多后平静地作了自然的回归。而此时,父亲的双手静静地放在胸前,仿佛用目光注视着我,注视着来到他身边的每一个儿女和晚辈,目光是如此的专注而又清澈——如同雕塑家对自己完成的作品做最后的审视,如同即将远行的人回望家园……映在眼帘的已是他的全部――没有幸福也没有痛苦,没有祈求也没有欲望,有的只是深深的依恋,深深的难以割舍的依恋。我站在父亲的病床前,与他对视着,父亲读着他的儿子,我也读着父亲,目光交融中,多少年的风雨历程岁月苍桑悄然走过,我的脸上没有表情,我的眼里没有泪水,我的嘴里发不出声音,我的心好痛。

          清醴送父去,云巅闻天籁!父亲走了的那个晚上,细雨霏霏,我面对着老人家的遗像为父亲准备简短的生平。香雾缭绕,纸灰纷飞,烛火迷离,父亲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一生一世,无不跃然浮现在眼前,我几次提起笔又几次放下。几天前,父亲常常的神思恍惚、疼痛难忍,我却因为工作繁重不能脱身,无法在他身边尽孝。如今,父亲走了,我不知道他能否原谅我。

          “风雨急而不缀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可以说,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为党和人民工作的一生。他生活俭朴、性格耿直,勤劳善良,极富爱心和责任心。对待工作,他严谨而又富有魄力,敢说敢做,铮铮铁骨,言出必行;对待生活穷困的人,他又极尽同情,常常扶贫济困,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身教重于言传,父亲以他自己的表率作用牵引和启迪着我们兄弟的成长,教我们正直,教我们善良,赋予我们健全的人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使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在为人处世上真诚无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好父亲而骄傲。父亲的匆匆作别,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创伤,也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深深遗憾。

          故园断肠处,日夜柳条新。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父亲,您是一个正直的人!风风雨雨几十年,是非分明,浩然正气,对党忠诚,从不说违心的话,更不做违心的事;始终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生。父亲,您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从来不接受别人的礼物,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光荣传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生如春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清明时节,亲近自然、品味春天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慎终追远中护佑历史、希冀未来。每一个节日都有鲜明的特征,清明节的悠长意蕴让复杂的情感得以联通。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梦想的奋斗,或许依然默默无闻,需要埋头奉献,但终将接受历史和人民的致敬。父亲永远走了,却留下敬业、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品德,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相信逝去的是您衰竭的躯体,升华的是您永恒的灵魂。

          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于己,清明是情感的一个出口;于家,清明是绿叶对根的一种眷恋;于国,清明是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众所周知,清明节早已超越一人一事的悲喜,被倾注了故人故土故国的深厚底蕴。既缅怀昨日,也憧憬明天;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既心念先祖,也不忘先烈;既祭奠逝者,也呵护新生……清明节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不负无限春光。

          春风催人憔悴,叶儿落花流泪。父爱如山,深沉厚重。父爱如海,博大宽广。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年的芳草萋萋,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清明节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从而找到当代人的心灵原乡。

          一代人过去,一代人又来,大地却永远长存。我们来到父亲的墓前,一边虔诚地献上鲜花,一边缅怀他的过去,追思和学习他作为共产党人的崇高胸怀,鉴往知来,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愿父亲的在天之灵安息!

        作者:包卫兵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