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无悔的选择 无尽的追求
        2017-06-22 14:36:00
        来源:365体育官方app_0755 36553288_365体育论坛网址徐州市委
        【字号:  】【打印【纠错】

        ——全国模范教师徐州市青年路小学王小倩宣讲事迹

         

         

          当老师,是我从小的梦想。妈妈是幼儿老师,老师在我心里特别的亲,总觉得老师就是妈妈,妈妈就是老师,小小的心里就种下了一个梦想——长大了像妈妈一样当老师。

          爸妈是支边青年,80年代返回徐州,最初两三年家里的生活很不安定,我的学习也落了下来,小学的几位老师一直鼓励我帮助我,使我的成绩稳步提高,老师的温暖更坚定了我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像我的老师一样有爱心的老师。

          进入师范,读了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斯霞、李吉林等教育名家的思想,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投入和奉献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当像他们一样有理想,有追求,有智慧的老师!

          分配到青年路小学后领导安排我教音乐,我主动要求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有个叫孟的孩子给我印象深刻。那时刚接一个新班,前任老师就“提醒”我注意班里的孟,这个孩子“滑头”,作业经常不完成。开学第三天,孟的家庭作业就没带来,解释是“忘带了。”

          我心知他一定是没做,看他无所谓的样子,我知道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跟他纠缠,就顺水推舟说:“我知道你一定做完了,只是忘带了,对吗?”我的信任出乎他的意料,他慌忙点头。我又诚恳地问了句:“那什么时候带来呢?”

          “中午开校门的时候。”他信誓旦旦。

          “好的,一点半开校门,我在校门口等你。”当时我正在哺乳期,照例可以晚来一节课,可是为了这个约定我决定早来。

          中午我如约站在校门口。校门打开,孟兴高采烈地跑进来,看到我,突然愣了,他没想到我能真的扔下宝宝来那么早。“作业带来了吗?”我问。

          他到底“久经沙场”,一脸无辜地说:“我中午吃小饭桌,没法回家拿。”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作业给我呢?”我依旧温和。

          见我没生气,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摸摸头说:“明天中午。”

          我知道他在考验我的耐心,就一口答应:“明天中午,这个时间,我还在这等你!”

          第二天中午,我按时到位,孟见到我,脸窘得通红,不要我问,主动解释说:“作业都准备好了,早上出门,一慌就落在桌子上了。”

          “没关系,明天带来好吗?明天这个时候,我还在这等你!”我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他红着脸使劲点头。

          第三天,我满怀期待在校门口等待着。开校门了,孟看见了我,他低着头在远处徘徊,就是不肯过来。看来,作业还是没带来,我有些失望。同时我也感觉到,我的宽容与信任给了他巨大的压力,这场心理的较量到了关键的时刻。

          我让同学把孟请到办公室,他低着头等待着“狂风骤雨”。我不谈作业,先跟他拉家常,了解到他的妈妈是个护士,有时会很忙,就问他:“有时几天不见妈妈,想妈妈吗?”他点点头,眼圈微红。

          我又拿女儿的照片给他看。“这是我女儿,她那么小,更想妈妈。每天中午,我把她喂饱哄睡了才来上班。现在她一定在哭着闹着要妈妈,宝宝想妈妈,没有妈妈哄,她怎么能安心睡着呢?但是我必须提前走,因为,我和你有约定,我要遵守诺言……”

          以情动情,孟已泣不成声:“老师,我撒谎了,我的作业没做。” 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已经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了!”

          “我这就去做!不做完,决不出去玩!”望着他坚定的表情,我欣慰地笑了。

          三天的等待终于换回了一个孩子的诚实。等待是爱的宽容,贪玩的孩子有时需要的就是一种宽容的耐心,一些反省的时间,一个回头的机会。

          有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问我:人们说教师从来等待学生的发言没有超过三分钟的,可是你却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的等了三天,你是怎样修炼的?我回答他,我用了七味药,1爱心2耐心3诚心4决心5信心6责任心7奉献心。

          其实每一次等待,心情都很复杂,充满希望而去,充满失望而回,还有出门时女儿的啼哭,让我心疼不舍。三天的等待能让我坚持到最后的,说到底就是做教师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这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正是班主任爱 的源泉。

          爱是一种本能,可是如何爱却是一种智慧。教师不仅要有爱生情感,关键还要懂得如何去爱,不要让爱无效流失,使学生无法接收;不要让爱过于沉重,使学生难以承受;更不能让爱变成畸型,造成对学生身心的伤害。尤其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决不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以爱心呼唤爱心,以童心读解童心,和学生心心相印,使心灵的火花在情感的共鸣中迸发。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教师是民主的,学生才会是公正的。教师是诚信的,学生才会是实事求是的。教师是勇于承担的,学生才会是热忱负责的。教师是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是尊重他人的。教师是充满爱心的,学生才会是真诚善良的。

          我的抽屉里放着一张我写给邻班同学宇的一封致歉信。这封信时刻提醒着我——爱学生,要从教师自爱做起。育人,从教师的自育开始!

          事情是这样的。邻班宇同学的一篇习作写得很精彩,我向他借来读给我班学生听。习作写在几张薄薄的稿纸上,读完正赶上中午放学,我随手将习作放在讲台上组织放学去了。下午来上课,讲台上的习作居然不见了。有的同学说,在第一排同学晨的座位上看到过,晨翻箱倒柜还也是没找到。大家纳闷极了。

          “我们把借来的习作弄丢了,该怎么办呀?”我问,同时盼着能有学生带头承担责任。

          教室里一片沉默,半天,班长凡说:“在谁位上丢的,谁就给宇重写一份!”。

          晨立刻不满地嚷起来:“凭什么让我写呀,又不是我拿的。在咱们班丢的,要写每人写一份!”

          一说要每人写一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我们凭什么写?”“我连碰都没碰,谁弄丢的谁写!”“在晨位要上丢的,就该晨写。”学生们吵吵嚷嚷,晨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

          面对这一片混乱,我又气又急,心想:这群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事情出来了,都互相推诿没有一个勇于承担的,平时的苦口婆心都白搭了!

          可又冷静一想:这件事中真正推卸责任的人到底是谁呢?不是学生,而是我自己呀!习作是我借的,是我没放好弄丢了,却让无辜的学生讨论该怎么办,我不正在转嫁责任吗?为人师表,做教师的不能面对错误,勇担责任,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学生呢?更何况教师的行为具有极强的道德暗示性,我转嫁责任的行为正是负面暗示,学生的推卸行为恰是跟我学的呀!

          自责中,我朗声说:“我来写!”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惊讶地看着我。我诚恳地说:“习作是我借来的,弄丢了是因为我没保管好,我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有学生提议:“您跟邻班的老师解释一下,不就行了吗?”

          “是的,我可以给邻班的老师解释。但是,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让别人白白蒙受损失呀。这个责任我一定要承担!我要给宇同学写一封致歉信,亲自向他道歉,征得他的谅解。”

          我的真诚使学生们受到了震动,贺站起来说:“您是因为我们才借习作的,要写致歉信也应该我们来写。”同学们也都纷纷表示同意。

          我没有接受学生们的好意,坚持写了致歉信。

          为了让学生亲历承担责任的过程,体验承担责任的庄严,我让全体学生参与了致歉信的修改。我把致歉信郑重地读给学生们听,并根据学生们的建议反复修改,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我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了学生,他们自发每人誊抄了一篇自己写的最好的习作,装订成册送给宇。

          请来宇,学生代表将致歉信及习作集交给他。当我向宇说明原因并诚恳道歉时,教室里响起了持久的掌声。

          掌声中,学生与我目光交汇,我知道,此时他们一定和我的感受一样:承担责任是快乐的,承担责任是庄严的,承担责任就是对人对己的尊重!

          后来才知道,那天中午窗没关好,风把宇的习作吹到了后院花丛中。我感谢这阵风,它让我和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得的道德教育。这次没有预约的德育生活,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以身作则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深知一个人能否把握人生的幸福之路,要靠自己的德性。我深深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把道德教育作为,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德育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她不是一门课程,一本教课书或一些道德知识,而是把人引向幸福,引向希望的庄严、深邃且神圣的生命过程。

          我埋头苦读德育论着,读过的书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我勤奋好学,一有品德课我就争取去听,听课笔记上都是圈圈画画的痕迹。为了寻求一个最佳的德育教学方案,我的教学设计总是改了又改。我潜心品德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刻苦磨砺自己的思想,努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我感受到德育必须回到生命当中,关爱生命,使生命有爱,改变生命的感觉,才能使被动的、自发的生命成长为主动的,自觉的生命,并逐渐成为优质自我,获得人生的幸福。

          我把对学生的爱倾注在每一个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上。我敞开心灵和学生对话,引领并陪伴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我的多节课在省市区获教学一等奖,在省内外上展示课20余节,有的课还制成光盘全国发行。这些课堂是我和学生情感交流的结晶,是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剪影,是我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我努力实践自己的德育理想,近两年来写下的教育教学札记、论文、随笔二十多万字。我还在搜狐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把读书、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博客建立一年多,点击量已过万。德育论文《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追寻有意义的德育课堂》、《德育从教师的自育开始》、《爱的智慧》、《感恩也需要体验》、《走出观察误区,培养观察能力》、《放飞》、《科学之旅》、《孩子你为何不言谢?》、《让孩子自由翱翔》、《科学之旅》等文章在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 天道酬勤,我先后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市首批德育专家培养对象、省思品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每次发表文章或获得荣誉我都会和学生分享,感谢学生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感谢学生使我的生命有了价值。

          工作二十年,我做了两次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每次从医院出来我都会大哭,不是因为手术的痛苦,而是因为医生的话:改行吧,为了你的声带,不要再当老师了。

          想不出来,不当老师,还有什么工作能让我拥有如此多的快乐和幸福?想不出来,离开学生,我的人生会是怎样一种失重的状态。教育已和我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已是我灵魂深处最无法割舍的牵挂。

          08年寒假我做了第二次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术后需要恢复,一时不能说话,学校安排老师们轮流给我代课,可我却坚决拒绝了。 我相信“生活处处是教育”,我懂得“只有让学生付出爱,才能让学生学会爱”,我把这次无声的经历当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时机。我和学生一起开始了“无声教学”的实验。在这无声的一个月中,我通过文字和学生交流,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和学生的心田。

          学生是我最亲的知音,他们懂我的良苦用心,他们用乖巧的行为、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的处事能力关心着我,回报着我。一个月来,我虽然说不出一句话,可是我班的课堂教学、班级工作一切开展正常,温馨的教室里充满了真挚的关怀与感动。能说话了,站在讲台前,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们我爱你们!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做教师的幸福,是你们坚定了我不离开这个岗位的决心,谢谢你们!”

          我爱我的学生,他们是我心田里种植的小树,精心地培育他们,看他们一个个长得枝繁叶茂,我自豪无比。他们是我眼中的可爱天使,为他们插上翅膀,助他们振翅飞翔,我幸福无比。我爱我的学生,他们是我今生难以割舍的牵挂。

          记得工作十年时,同学聚会,主持人问大家,有谁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全班只有我高高举起了手。时光荏苒,一晃有过了十年,回首往事,若有人再问,我还会高高地举起手来,自豪地说“我!而且,我无悔我的选择!”

        作者: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