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我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议
        2016-01-21 09:22:00
        来源:365体育官方app_0755 36553288_365体育论坛网址江苏省委
        【字号:  】【打印【纠错】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明确指出,我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我省地缘优势独特,人文底蕴深厚,发展基础良好,对外开放度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战略必将对我省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我省融入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我省在当前国家战略中的影响力亟需加强。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家已明确重点建设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在城市群发展上,明确支持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核心城市群的发展。我省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交汇区域,从区域空间竞合视角来看,伴随着其他区域地位的上升,我省面临外部竞争加剧与自身对外影响力有待强化的双重压力,其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面临被弱化的风险。

          我省沿海地区开发的支撑空间亟需拓展。一带一路战略下我省的沿海开发仍面临三大问题:(1)连云港的腹地范围与港口地位仍需扩大与提升。(2)面对上海港与宁波港的既有竞争优势,通州湾港口群的腹地支撑地带匮乏。(3)大丰港、滨海港等港口当前的腹地范围主要局限在苏北地区,对所属中心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仍有待提升。

          苏北发展需要纳入新的国家战略之中。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诸多方面来看,苏北、苏中、苏南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我省全省被纳入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之中,但苏北无论在地理区位还是社会经济方面均处于边缘化地位。

          二、建议

          (一)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本质,提升我省战略地位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既要“谋势”,又要“取实”,更要“做活”。我省要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在我省的落地要求,紧扣“交汇点”来展开和深化,拓展“带”的空间、挺进“路”的纵深,放大“向东”优势、发掘“向西”潜力,明确新定位,打造新动能,以沿线国际大通道和重点港口城市为依托,以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为重点,创新合作模式,优化开放布局,着力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产业合作创新区、人文交流深度融合区。

          (二)注重流域开发模式,摆脱苏北边缘困境

          当前我省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实质是以上海为核心,呈南北方向梯度扩散的核心—边缘结构。苏北边缘区的特征不利于其实现区域地位与影响力的完全提升,在全面进入区域统筹发展阶段并压缩南北差距时,苏北问题的艰巨性就深刻地体现出来。而以流域开发视角来看,我省需同时重视沿淮河水系、长江下游流域东西方向的横向开发思路。流域视角下的空间开发,有利于苏北摆脱边缘困境。我省应将自南而北的轴带开发理念与自东而西的流域开发理念统筹考虑,将流域开发理念下的空间发展结构作为当前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完善与补充,在此基础上寻找与当前国家战略的契合点,提升区域发展的影响力。

          (三)依托“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一带一路的协作区域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我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新空间。(1)构建以苏南为主体的高端集聚区域。苏南应着力参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同时应提高各城市在城市群中的节点功能,注重创新功能与国际功能方面的培育,打造引领全国发展的高端产业,实现生产力要素的高端集聚。(2)构建以淮河流域与长江下游为主体的核心腹地区域。在沿海开发战略的支持与苏南发达地区的引领下,我省已具备和相关省份联合打造淮河流域综合开发廊道的条件。河南与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低于我省,形成了显着的梯度互补条件,同时,连云港与通州湾等港口为河南、安徽二省的重要出海门户,皖江地区更是苏南的传统腹地,我省已具备将河南、安徽纳入核心腹地的基本条件。(3)构建以关中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为主体的支点协作区域。依托发达的交通体系,实现和关中地区的紧密合作,将其作为我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此外,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国家腹心区的重要支撑区域,并拥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我省应借助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地缘相亲,并拥有长江黄金水道与快速铁路相连接的优势,加大与二者的经济合作。

          (四)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横向综合开发廊道

          我省需重点完善苏北内部,以及我省、安徽、河南之间的东西向高速公路、铁路网络、通航河段,打通淮河流域内的快速路网盲区,以我省沿海为龙头重点打造五大横向综合开发廊道。(1)新欧亚大陆桥:由连云港―徐州的北支与盐城―淮安―宿迁―徐州的南支开发廊道在徐州交汇,然后接入陇海大通道,对接西北门户区。该廊道可强化东陇海走廊地区发展,同时南支可成为西北地区通过我省沿海进入上海的新通道。(2)宁西廊道: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合肥―六安―信阳―南阳―西安开发轴带。该廊道是连接东中西部的骨干交通廊道。尤其是宁西铁路与宁启铁路二线即将开通,南通至西安的客货大通道将形成,这对通州湾港口腹地的拓展极为有利,同时,该廊道沿线拥有较多的县级以上节点城市,沿线地区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均较大,有利于通州湾与苏南地区对其进行经济辐射和市场挖掘。(3)宁洛廊道:南通―泰州―扬州―南京―淮南―阜阳―周口―漯河―平顶山―洛阳。该廊道使淮河流域的腹心地带接入苏南以及通州湾地区,具有较强的区域经济后发潜力。(4)淮河干流廊道:信阳―固始―淮南―蚌埠―淮安―连云港/盐城开发轴带。该廊道有利于开发淮河干流的航运功能与生态治理的协调推进。通过修建盐城―金湖―明光高速公路、淮安―蚌埠铁路及高速公路,彻底打通淮河中下游地区的东西向大通道,使淮南、蚌埠、淮安等航运条件较好的干流城市实现联动发展。(5)盐洛廊道:盐城―淮安―宿州―亳州―许昌―洛阳。该廊道主要依托高速公路实现盐城、淮安与淮河流域上游区域的联通,有利于盐城、淮安对外影响力的扩展。

        作者:  编辑: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