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上旬,我们文艺、新闻出版界的部分省政协委员考察了正在紧张建设中的江苏大剧院(以下简称“大剧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文化工程,大剧院于2012年12月动工,目前四个厅的土建和外罩钢结构主体已经完工,预计今年6月完成建设,9月投入使用并将承办第三届江苏艺术节。大剧院以打造“艺术的殿堂、精神的家园”为目标,实施“国际性、人民性、艺术性”战略,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文化艺术产品,是我省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大剧院的落成使用,实现了广大群众的多年期盼,这是江苏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体现,是提升江苏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省和南京市对大剧院项目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我们感到由衷欣慰。
建设大剧院不易,用好、发挥好大剧院作用更具挑战,大剧院管理和运行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进行各项筹备工作。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预计大剧院每年将举办500场左右演出和重要会议、活动,运行初期的人流量100万人次,未来将达到400万人次。高密度的人流量必须依托周边完善配套的公共交通设施,但目前无论是地铁还是公交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地铁方面,10号线奥体中心站下车后步行至江苏大剧院各出入口约需20分钟,而规划中的地铁9号线至少5年之后才能建成通车;在公交方面,大剧院附近三条公交线路(7、126、160路),在最近的金陵图书馆站下车后步行至大剧院各出入口也需约20分钟。由于缺少与大剧院出入口直接对接的地铁、公交站点,观众需要在地面较长时间绕行,在冬夏季节或雨雪天气会十分不便,特别在高人流量时,还存在发生交通拥堵和事故的不安全隐患。这个问题,会对大剧院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欣赏文艺表演,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为推动解决大剧院公共交通的配套问题,大剧院管理方已做了大量工作,南京市领导和相关方面也作了专题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已具备相当的可行性。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设大剧院公交站点。建议南京市公交集团在江苏大剧院南侧梦都大街和北侧奥体大街的出入口增设公交站点,交管部门对大剧院周边道路交通指示系统进行完善。增设站点应当在大剧院落成运行时同步完成。建议今后在对大剧院周边公交线路规划和调整时,充分考虑大剧院的需要,提供更多的公交直接到达方便。
二、建设地铁站点与大剧院直接连接的通道。据专门机构论证,地铁10号线奥体中心站6号口引出200米长的地面段风雨廊,再转接入395米长的地下段廊道至江苏大剧院B1层停车场的方案具备实施的可行性,目前江苏大剧院建设指挥部也已预留地下通道接入口。建议省市及有关部门下决心尽快落实实施。
三、给地铁站点与大剧院连接通道建设充分的保障。我们感到,通道建设实际上是便民市政工程和民生幸福工程的一部分。建议省市加强协调、特事持办,在立项审批和工程建设上加快推进进度,特别是南京市地铁集团和河西建设指挥部能对此给予全力支持。希望通道建设也能在大剧院落成运行时同步完成,使广大群众在一开始就能对往返大剧院有良好的体验感。省里对大剧院建设项目已经投入了几十亿资金,相比之下,通道建设所需增加的资金投入是少量的,但却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极大方便,为大剧院这个重点文化项目弥补了缺憾,建议省里下决心解决通道建设的资金问题。
四、建议南京市对正在规划中的地铁9号线,在最方便的位置安排地铁大剧院出入口,合理设置线路,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